——來源:建德市農業農村局
信”而有證強監管 “證”因有你保安全
——全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應用
案例特色亮點:
依托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信用”的“證信融合”模式,實現“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后信用評價、信用聯合獎懲”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型綜合監管。
一、事件經過
2022年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農產品收購的單位或者個人、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根據各自責任依法開具、收取、保存、查驗等內容作出規定;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達標合格證管理辦法》,將合格證應用情況記入信用檔案,實施信用管理。2020年,建德市成為杭州市試點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的縣市,在2021年實現“證信融合”模式,在2022年建立“農安信用”新型綜合監管機制,在2023年由三都鎮在全國率先開展整鄉鎮推進承諾達標合格農產品亮證行動,建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踐諾”閉環監管機制逐漸走向成熟。
二、主要問題
由于存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落實難、自警自律融入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難、農產品產地與市場銜接難、常態化倒逼機制形成難、質量安全意識和安全水平提升難等問題,需要通過承諾達標合格證為農產品全鏈條監管提供載體。長期以來,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對自身生產經營的農產品缺乏承諾意識,承諾內容含糊、承諾依據不詳,無法實現“承諾-踐諾”閉環監管;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農產品質量安全有關情況未納入信用管理,守信獎勵和失信懲戒的良好營商環境無法形成;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廣泛示信、快捷查信、信用共享、信用應用等無法落實,通過承諾達標合格證較好解決了以上問題。
三、創新舉措
一是創新承諾達標合格證“3832”推行模式。按照“確定三類經營主體、定制八類樣式、劃分三個追溯等級、實行兩種開具形式”,主要以產品類型分“一果一證”、“一蛋一證”,以包裝類型分“一袋一證”、“一箱一證”,以主體類型分“一社一證”、“一戶一證”,以特色需求分“一標一證”、“一扎一證”,打通承諾達標合格證低(零)成本、易操作、可持續的應用渠道。2021年以來,年度開具或使用承諾達標合格證數量在290萬張以上,規模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應用率在96%以上。
二是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證信融合”模式。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承諾達標合格證中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等級要素成為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展示內容,承諾達標合格證應用情況成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等級評價內容,掃描承諾達標合格證二維碼即可看到最新信用等級,通過“以證亮信 以信量證”真正實現“信用+合格證”的有機融合。截至2022年底,全市具有農安信用等級的生產主體(戶)有2706個,其中A級18個、B級842個、C級81個、c級1765個,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立信、評信、示信、用信,有效提升監管效能,促進守信意識,降低安全風險。
三是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聯合獎懲機制。建德市農業農村、發改、財政、市場監管等六部門聯合出臺《建德市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聯合獎懲措施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十條意見(試行)》,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等級實施七條獎勵措施和三條懲戒措施。依托杭州市“數智農安”、建德“數智草莓”等平臺,根據主體農產品生產經營者信用分值變化(承諾達標合格證不開具、不規范開具、承諾內容不符等出現扣分)、指標預警、信用等級情況,分別實施動態監管、精準監管、分級分類監管的新型監管模式,實現“承諾-踐諾”閉環監管。
四、工作成效
一是先后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修訂座談研討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組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通過前評估會議上進行展示介紹,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承諾達標合格證為修訂草案新增內容,相關做法獲得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王瑞賀等領導肯定。
二是成功舉辦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會。2021年10月農業農村部在建德市召開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會,會上展示了建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做法,得到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肖放司長“建德市創新推進農安信用,為全國開展此項工作先試先行,提供了典型經驗,值得肯定?!钡呐?,并向建德市農業農村局發感謝信。建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做法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簡報2021年第55期刊發推廣。
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承諾達標合格證“3832”新模式(證信融合模式)分別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指導交流活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線上培訓會上作專題交流授課;《因勢利導抓推進 按需定制促應用——建德市創新舉措推行農產品二維碼追溯》的做法在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官方農安追溯公眾號上作為典型案例發布。